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开门揖盗

开门揖盗

揖:拱手为礼。开门向盗贼做揖请他进来。比喻引进坏人,自招祸患。公元200年,东吴孙策遇刺身亡,由其弟孙权代领其众。孙权对哥哥的死很悲伤,每日痛哭不止。长史张昭很担忧,便对孙权说:“这是安安静静哭的时候吗?当初周公规定三年居丧之礼法,他的儿子伯禽在周公死后因为抵御外敌入侵而不能居丧,不是他有意违抗他父亲周公制定的礼法,而是因为形势所迫,不能实行啊。更何况如今各种敌对势力竞相争战,坏人充塞道路,在这种情况下你却为了顾全礼仪去哭丧,这正如打开大门去请盗贼进来一样,这样做并不是仁义的表现。”孙权听了,觉得很有道理,便止住了哭,换了衣服,上马巡视军队去了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吴书》《吴主传第二》卷47第1115页:“五年,策薨,以事授权,权哭未及息。策长史张昭谓权曰:‘孝廉,此宁哭时邪?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,非欲违父,时不得行也。况今奸宄竟逐,豺狼满道,乃欲哀亲戚,顾礼制,是犹开门而揖盗,未可以为仁也。’乃改易权服,扶令上马,使出巡军。”

【例句】:

梁书·羊侃传》:“景遣仪同博士哲呼侃与语曰:‘侯王远来问讯天子,何为闭距,不时进纳?……’侃曰:‘吾荷国重恩,当禀承庙算,以扫大逆耳,不能妄受浮说,开门揖盗。幸谢侯王,早自为所。’” 《晋书·周处传论》:“而礼受委扦城,乃开门揖盗,去顺效逆,彼实有之。” 茅盾《子夜》19:“把市场上虚虚实实的内情都告诉了他的那番话,岂不是成了开门揖盗么?”


连动 揖,拱手行礼。揖盗,向盗贼行礼作揖表示欢迎。打开门迎接强盗。比喻引进坏人,自取祸殃。语本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“况今奸宄(guǐ)竟逐,豺狼满道,乃欲哀亲戚,顾礼制,是犹开门而揖盗,未可以为仁也。”蔡敦祺《林则徐》上:“如今却割地赔款,分明是耆英、伊里布~,引狼入室。”△贬义。常用于形容认恶为善,自招祸害的蠢行。→披麻救火 引鬼入宅 抱薪救火↔安不忘危 消灾避难。 也作“开门延盗”、“揖盗开门”。


解释揖盗:向盗贼行礼作揖。打开门请强盗进来。比喻引入坏人,自招祸患。

出处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况今奸宄竞逐,豺狼满道,乃欲哀亲戚,顾礼制,是犹开门而揖盗,未可以为仁也。”

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东吴的创始人孙策遭敌人刺杀,临死时,把国家托付给弟弟孙权,但孙权哭泣不止。于是老臣张昭对孙权说:“孝廉(对孙权的尊称),现在难道是哭的时候吗?丧礼由周公所立,但连他的儿子伯禽也没有遵守,不是他想违背父训,而是当时的事实使他不能墨守成规。何况现在奸诈不轨之人竞相争斗,豺狼一样的人到处都是,东吴立足未稳,危机四伏。您却想为兄长致哀,顾全礼制,这就相当于打开门向强盗行礼作揖,不能被称为仁义。”

当时东吴地盘尚小,只占据了会稽等六郡,而且六郡中一些偏远险要的地区还没有完全臣服。同时,英雄豪杰和儒士谋臣们正在决定是否效命东吴。就连国内的君臣之间都还没有建立起相互信赖的牢固关系。孙权从大局着眼,听从张昭的建议,立即换掉身上的丧服,上马外出,巡视检阅各个部队,稳定了东吴动荡的局势。

近义引狼入室

例句

如果把我公司的商业秘密透露给他,就无异于开门揖盗!


【词语开门揖盗】  成语:开门揖盗汉语词典:开门揖盗

猜你喜欢

  • 作俑

    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’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”本谓制作用于殉葬的偶像,后因称创始、首开先例为“作俑”。宋苏轼《上文侍中论榷盐书》:“且祸莫大于作始,作俑之渐,至于用人。”鲁

  • 分鸾

    同“离鸾别凤”。南朝 梁何逊《为衡山侯与妇书》:“镜想分鸾,琴悲别鹤。心如膏火,独夜自煎。”【词语分鸾】   汉语大词典:分鸾

  • 后海先河

    《礼记.学记》:“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。”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。清顾炎武《与陆桴亭札》:“及乎年齿渐大,闻见益增,始知后海先河,为山覆篑,而炳烛之光,桑榆之效,亦已晚矣。”并列 比喻做事要分清轻重

  • 心惊不已

    形容极度惊骇。语出南朝.梁.江淹《恨赋》:“于是仆本恨人,心惊不已。”《南史.梁武帝诸子传.豫章王综》:“综年十四五,恒梦一年少肥壮,自挈其首对综,如此非。综转成长,心惊不已。”

  • 养虎遗患

    《史记》卷七《项羽本纪》:“汉欲西归,张良、陈平说曰:‘汉有天下太半,而诸侯皆附之。楚兵罢食尽,此天亡楚之时也,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。今释弗击,此所谓“养虎自遗患”也。’”汉初谋士张良、陈平曾以养虎遗患

  • 齐竽混吹

    源见“滥竽充数”。借指假冒充数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人物》:“若愚智毕载,妍媸靡择,此则燕石妄珍,齐竽混吹者矣!”

  • 多病相如

    源见“相如病渴”。借指失意消沉之士。元 赵孟?《至元庚辰由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》之二:“多病相如已倦游,思归张翰况逢秋。”

  • 陈农求遗书

    《汉书.成帝纪》:“秋八月乙卯晦,日有蚀之。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祕书。谒者陈农使,使求遗书於天下。”汉朝孝成皇帝,好经书,故令陈农为使,使之求遗书於天下。后因以喻帝王好求遗书之典,亦可指搜求奇书之意。《文

  • 处仲击壶

    源见“唾壶击缺”。谓发抒壮怀。清王铎《答周元亮》:“昨夜痛饮,左箫右觞,非敢如处仲击壶,而感慨悲歌,风雨鸡鸣,何啻呜咽也。”

  • 直如丝

    同“直如弦”。唐 耿?《赠别刘员外长卿》诗:“清如寒玉直如丝,世故多虞事莫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