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左持蟹螯右持酒

左持蟹螯右持酒

同“左持螯,右持杯”。明唐寅《江南四季歌》:“左持蟹螯右持酒,不觉今朝又重九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发双连

    三国魏.曹植《曹植集》卷三《名都篇》:“斗鸡东郊道,走马长揪间。驰骋未及半,双兔过我前。揽弓捷鸣镝,长驱上南山。左挽因右发,一纵两禽连。”三国时,曹植在他的《名都篇》中,描写了京洛少年打猎时一箭射中两

  • 明镜不疲

    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孝武将讲《孝经》(孝武,指东晋孝武帝司马曜),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(谢公,指谢安。孝武帝讲《孝经》,谢安、谢石等及袁羊、车胤、陆纳、卞耽、王混、袁宏在讲经时,各自有所执事,为了

  • 一死一生,乃见交情

    源见“门可罗雀”。谓于生死患难处方可显示交情。《醒世恒言.薛录事鱼服证仙》:“自古道得好:‘一死一生,乃见交情。’若非今日我是死的,你是活的,怎知你为同年之情淡薄如此!”

  • 强饭

    《汉书.外戚传.卫皇后》:“帝独说子夫。帝起更衣,子夫侍尚衣轩中,得幸。……(平阳)主拊其背曰:‘行矣!强饭勉之。即贵,愿无相忘!’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中一名歌女。入宫时,平阳公主对她说:要努力加餐,

  • 色思温

    待人接物态度神色要考虑是否温和。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君子有九思: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’”

  • 应奉五行

    《后汉书.应奉传》:“奉少聪明,自为儿童及长,凡所经履,莫不暗记。读书五行并下。”东汉应奉字世叔,汝南南顿人(今河北项城县北),他聪明过人,记忆力很强,凡所经历,永记不忘。他看书速度很快,史载能同时读

  • 丝不如竹,竹不如肉

    丝:指弦乐器。竹:指管乐器。肉:指人的歌喉。 弦乐不如管乐,管乐不如声乐。 古人认为音乐欣赏以接近自然为贵。语出《晋书.桓温传.附孟嘉》:“桓温问嘉:‘听妓丝不如竹,竹不如肉,何谓也?’嘉答曰:‘

  • 彭铿夭

    同“彭殇”。唐柳宗元《与崔策登西山》诗:“生同胥靡遗,寿等彭铿夭。”

  • 吞墨

    唐韩鄂《岁华纪丽.元日》载:北齐于正旦劳诸郡上计吏。劳毕,赐纸命陈事宜。书迹滥劣者罚饮墨水一升。后因以“吞墨”为习字之典。清钱谦益《答书砚》诗:“晴窗洗胃还吞墨,永日撑肠欲煮书。”【词语吞墨】   汉

  • 溟鹏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喻前程远大的人。唐韩愈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收绩开史牒,翰飞逐溟鹏。”【词语溟鹏】   汉语大词典:溟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