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孝尼伤

孝尼伤

源见“广陵散”。感叹技艺绝传。明袁宏道《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》诗:“司马也须杨恽在,《广陵》终作孝尼伤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朋簪

    《易.豫》:“大有得,勿疑,朋盍簪。”孔颖达疏:“盍,合也。簪,疾也。若有不疑于物以信待之,则众阴群朋合聚而疾来也。”后以“朋簪”指朋辈。宋范仲淹《南京书院题名记》:“不负国家之乐育,不孤师门之礼教,

  • 从长计较

    同“从长计议”。《水浒传》四五回:“婶子且住,休要急速行,我从长计较,慢慢地商量。”见“从长计议”。茅盾《蚀·动摇》:“我这意见对不对,请大家~。”【词语从长计较】  成语:从长计较汉语大词典:从长计

  • 竹帛

    竹简和白绢,古代供书写之用。此典指汉景帝颁发诏书,认为汉文帝的功德可以书写竹简和白绢,载入史册。汉景帝(前188——前141年),姓刘名启,是汉文帝刘恒之子。汉文帝刘恒于后元七年(前157年)病死,刘

  • 船到江心补漏迟

    元.关汉卿《救风尘》一折:“恁时节,船到江心补漏迟,烦恼怨他谁。事要前思,免劳后悔。”船到江心才想到补漏洞,为时已迟了。后以船到江心补漏迟比喻事先没及早防备,临时补救,无济于事。也简作“江心补漏。”元

  • 面如田字

    《南史.李安人传》载:南齐 李安人,兰陵 承人,为将军战功卓著,一次,在庆功宴会后玩摴蒱戏,“五掷皆卢。帝大惊,目安人曰:‘卿面方如田,封侯相也。’”后因以“面如田字”为富贵之相的典故。宋吕本中《柳州

  • 唐生

    ①指战国时看相人唐举。唐武元衡《长安叙怀寄崔十五》诗: “闻说唐生子孙在,何当一为问穷通。”②借指善相术者。唐李白《送蔡山人》诗: “燕客期跃马,唐生安敢讥。” 参见:○唐举

  • 各在天一涯

    涯:边际。 表示双方相隔遥远。语出《文选.古诗一十九首》:“相去万余里,各在天一涯。”唐.杜甫《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》:“常恨结欢浅,各在天一涯。”

  • 信口开合

    将口任意开合。比喻不加思索,随便乱说。亦作“信口开喝”。又因合、河音近,又通作“信口开河”。元代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你休只管信口开合,絮絮聒聒。”元代张养浩《新水令.辞官曲》:“非是俺全身远害,

  • 晒犊

    同“晒犊鼻”。明王思任《题米仲诏勺园》诗之四:“晒犊戏君君笑受,仍云步不羡邯郸。”

  • 柳下惠

    源见“坐怀不乱”。借指有操行的男子。明沈受先《三元记.秉操》:“我是柳下惠至晓不迷,只不如鲁男子闭户无求。”【词语柳下惠】   汉语大词典:柳下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