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夺笏击贼

夺笏击贼

源见“击贼笏”。称颂人臣的忠贞和凛然正气。明李东阳《司农笏》诗:“司农手中无寸铁,夺笏击贼贼脑裂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旧唐书·殷秀实传》:“明日,(朱)泚召秀实议事,源休、姚令言、李忠臣、李子平皆在坐。秀实戎服,与泚并膝,语至僭位,秀实勃然而起,执休腕,夺其象笏,奋跃而前,唾泚面大骂曰:‘狂贼,吾恨不斩汝万段,我岂逐汝反耶!’遂击之。泚举臂自捍,才中其颡,流血匍匐而走。凶徒愕然,初不敢动; 而海滨等不至,秀实乃曰:‘我不同汝反,何不杀我!’凶党群至,遂遇害焉。”《新唐书·段秀实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唐德宗时,朱泚欲叛唐篡位,召司农卿段秀实等议事。当朱泚提及谋篡时,段秀实大怒,夺过别人手中的象牙笏,冲上前去,大骂:“狂贼,我恨不得将你斩为万段,岂能随你谋反!”一面用笏猛击,朱泚慌忙拦挡,被笏击中额头,流血而逃。秀实又说:“我不同你们谋反,为何不杀我!”终于被叛党杀害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忠臣誓死捐躯。

【典形】 段笏、夺笏击贼、击贼笏、司农击贼。段尉惭无笏。

【示例】

〔段笏〕 清·宋荦《赠太仆卿高公挽诗》:“颜舌段笏今有无? 杏山铁汉建昌守。”

〔夺笏击贼〕 明 · 李东阳 《司农笏》:“司农手中无寸铁,夺笏击贼贼脑裂。”

〔击贼笏〕 宋·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或赤击贼笏,逆竖头破裂。”

〔司农击贼〕 清·王士禛《陈真亭佥宪殉节诗》:“真见司农生击贼,还同车右死鸣君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财礼

    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贫者不以货财为礼。”后用“财礼”指娶妻的聘金。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一:“许嫁右骁雄军健李玄度,未受财礼。”【词语财礼】   汉语大词典:财礼

  • 坟典

    先秦古书中有“三坟”、“五典”(早已失传),因此用“坟典”指古书籍。《南史.丘巨源传》:“少好学,居贫,屋漏,恐湿坟典,乃舒被覆书,书获全而被大湿。”【词语坟典】   汉语大词典:坟典

  • 鲍孤雁

    《司马温公诗话》:“鲍当为河南府法曹,尝忤知府薛映,因赋《孤雁》诗云:‘天寒稻粱少,万里孤难进。不惜充君厨(一作庖),为带边城信。’薛大称赏。时号鲍孤雁。”宋.司马光,以赠温国公,因称司马温公。鲍当因

  • 誓牧

    《书.牧誓》载:周武王伐纣,誓师牧野。后因以“誓牧”指誓师征伐。《初学记》卷二三引《唐贞观年为战阵处立寺诏》:“有隋失道,九服沸腾。朕亲总元戎,致兹明罚,誓牧登陑,曾无宁岁。”【词语誓牧】   汉语大

  • 羊胃羊头

    《后汉书.刘玄传》:“其所受官爵者,皆群小贾竖,或有膳夫庖人,多著绣面衣、锦袴、檐榆(chān yú,短衣,非正朝服)、诸于(妇女的外衣),骂詈道中。长安为之语曰:‘灶下养,中郎将。烂羊胃,骑都尉。烂

  • 徐衍入海

    《汉书.邹阳传》:邹阳上书云:“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,徐衍负石入海。”东汉.服虔注:“周之末世人也。”唐.颜师古注:“负石者,欲速沉也。”周代末年有徐衍,因不满当时社会,背负石头跳入海中自杀。后遂用为愤

  • 垓心

    源见“四面楚歌”。垓下腹地,指陷重围危困之地。元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四折:“两员将扑入垓心,不打话来回便战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三回:“郑伯困在垓心,全无怯惧。”【词语垓心】   汉语大词典:垓心

  • 丧家之狗

    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适郑,与弟子相失,孔子独立郭东门。郑人或谓子贡曰:‘东门有人,其颡似尧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’”裴骃集解引王肃曰:“丧家之狗,主人哀

  • 前鱼

    源见“龙阳泣鱼”。谓失宠或被遗弃者。唐郑锡《玉阶怨》诗:“前鱼不解泣,共辇岂关羞?”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九章:“斯密氏之学说,披靡西土者已百余年,今且为前鱼矣。”【词语前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户限为穿

    唐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〔智永禅师〕积年学书,秃笔头十瓮,每瓮皆数石。人来觅书,并请题头者如市,所居户限为之穿穴。”后因以“户限为穿”形容进出的人多。孙中山《伦敦被难记》七:“自《地球报》揭露此可惊可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