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大同小异

大同小异

庄子.天下》:“大同而与小同异,此谓之小同异;万物毕同毕异,此谓之大同异。”后以“大同小异”指事物大体相同略有差异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.宋云惠生使西域》:“西胡风俗,大同小异。”


并列 大体一样,稍有差别。语本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大同而与小同异,此之谓小同异;万物毕同毕异,此之谓大同异。”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:“其他美国大学也~,哥伦比亚大学这年收费33296美元,比哈佛还高。”△用于比较。→相去无几 相去几何 不相上下 本同末异←→大相径庭 截然不同 天差地远 天壤之别 迥乎不同 天悬地隔


【词语大同小异】  成语:大同小异汉语词典:大同小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说戒

    佛家语。僧众在每半月的最末一日聚集起来,讲说戒律,半月中犯有过失的僧人,在此时进行忏悔。唐代王建《题诜法师院诗》有“三年说戒龙宫里”句。【词语说戒】   汉语大词典:说戒

  • 楮先生

    “楮先生”即“褚先生”。“楮”通“褚”。源见“管城子”。纸的代称。宋杨万里《海䲡赋》:“贼众指而笑曰:‘此南人之喜幻,不木不竹,其诳我以楮先生之俦乎?’”【词语楮先生】   汉语大词典:楮先生

  • 王猛畚

    同“王生卖畚”。唐罗隐《南园题》诗:“病怜王猛畚,愚笑隗嚣泥。”

  • 不教而诛

    原作“不教而杀”,指事先不进行教育,出了差错即予严厉惩罚。孔子的学生子张问他,怎样才可以从政。孔子回答他说,要尊五美,屏四恶。在解释何谓五美之后,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。孔子回答道,平时不进行教育,一犯有

  • 提命

    同“耳提面命”。清郑日奎《与邓卫玉书》:“固未尝亲炙其人,受其提命者也。”【词语提命】   汉语大词典:提命

  • 舞斑衣

    同“舞衣斑”。宋秦观《念奴娇》词:“乱舞斑衣,齐倾寿酒,满座笙歌咽。”【词语舞斑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舞斑衣

  • 李廞清贞

    《世说新语.棲逸》:“李廞(音xīn)是茂曾第五子,清贞有远操,而少羸病,不肯婚宦。居在临海,住兄侍中墓下。既有高名,王丞相(导)欲招礼之,故辟为府掾。廞得牋命,笑曰:‘茂弘乃复以一爵假人!’”李廞,

  • 鲍氏骢

    《乐府诗集.杂歌谣辞三.鲍司隶歌》:“鲍氏骢,三人司隶再入公,马虽瘦,行步工。”郭茂倩题解:“《乐府广题》曰:《列异传》云:鲍宣,宣子永,永子昱,三世皆为司隶,而乘一骢马,京师人歌之。”后因以“鲍氏骢

  • 甘棠之惠

    见“甘棠遗爱”。汉·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函甘棠之惠,挟东征之意。”【词语甘棠之惠】  成语:甘棠之惠汉语大词典:甘棠之惠

  • 何郎粉

    源见“傅粉何郎”。指年轻俊美的男子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二折:“张郎倘得相亲傍,乍相逢厌见何郎粉,看邂逅偷将韩寿香。”【词语何郎粉】   汉语大词典:何郎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