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

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

天:指所依靠的事物。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,吃饭是民众的头等大事。语出《三国志.吴志.陆凯传》:“先帝叹曰:‘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,衣其次也。三者,孤存之于心。’”《宋书.文帝纪》:“元嘉二十年二月壬午诏曰:‘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。故一夫辍稼,饥者必及,仓廪既实,礼节以兴。’”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夫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,不足食,胡以养民?”董必武《挽沈骊英女上》:“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况在战争日,粮食更居先。”也单引 ① 〔国以民为本〕。唐.杜甫《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》:“邦以民为本,鱼饥费香饵。”宋.柳开《与张员外书》:“自古国以民为本。”宋.朱熹《四书集注.孟子.尽心下》:“国以民为本,社稷亦为民而立。”


其他 国家以人民为根本,人民以吃饭为头等大事。语本《史记·郦食其列传》:“王者以民人为天,而民人以食为天。”董必武《挽沈骊英女士》:“~。况在战争日,粮食更居先。”△用于描写情理。也作“民以食为本”、“民以食为天”。


【词语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】  成语: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舄

    42` 同“赤玉舄”。明何景明《海山遥寿李宗伯》诗:“夜悬赤舄星辰侧,昼入银台献纳司。”【词语赤舄】   汉语大词典:赤舄

  • 改步改玉

    《左传.定公五年》:“六月,季平子行东野。还,未至,丙申,卒于房。阳虎将以玙与璠敛,仲梁怀弗与,曰:‘改步改玉。’”中国古代祭祀悼亡时,祭者与尸体之间的距离有严格的规定,君近,大夫次之,士最远。尸身入

  • 马帐

    同“马融帐”。元丁复《送客》诗:“马帐朋方集,麟经讲未残。”清赵翼《王梦楼挽诗》:“生有笙歌矜马帐,死犹诗句在鸡林。”【词语马帐】   汉语大词典:马帐

  • 云鸡

    源见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随仙道飞升之鸡。南朝 梁江淹《悼室人》诗之七:“庭鹤哀以立,云鸡肃且寒。”胡之骥注:“《论衡》曰:淮南王得道,犬吠天上,鸡鸣云中。”【词语云鸡】   汉语大词典:云鸡

  • 握火

    同“怀火”。宋刘筠《与客启明》诗:“垂天借偷《齐谐志》,握火寻盟《越绝书》。”

  • 正始体

    指三国魏正始间(240-249)嵇康、阮籍诸人的诗体。宋严羽《沧浪诗话.诗体》:“正始体,魏年号,嵇、阮诸公之诗。”和当时风行的玄言诗不同,世称“正始体”。【词语正始体】   汉语大词典:正始体

  • 得玄珠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得到黑色的明珠。喻得道。宋张揖《满江红.题马蹄山壁》词:“记前回、赤水得玄珠,骊龙睡。”

  • 指腹成亲

    参见:指腹为亲见“指腹为亲”。【词语指腹成亲】  成语:指腹成亲

  • 光逸偷眠

    《晋书.光逸传》:“光逸字孟祖,乐安人也。初为博昌小吏,县令使逸送客,冒寒举体冻湿,还遇令不在,逸解衣炙之,入令被中卧。令还,大怒,将加严罚。逸曰:‘家贫衣单,沾湿无可代。若不暂温,势必冻死,奈何惜一

  • 以杖叩其胫

    叩:敲击。胫:小腿。 用手杖敲打他的小腿。 原指孔子对原壤的责罚。后也表示一般对人的责罚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原壤夷俟,子曰:‘幼而不孙弟,长而无述焉,老而不死,是为贼。’以杖叩其胫。”柳亚子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