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吕虔佩刀

吕虔佩刀

源见“吕虔刀”。谓担当重任。唐李瀚蒙求》:“雷焕送剑,吕虔佩刀。”


【典源】《艺文类聚》卷六十引南朝宋·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曰:“初,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,工相之,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。虔谓别驾王祥曰:‘苟非其人,刀或为害,卿有公辅之量,故以相与。’”《晋书·王祥传》亦载,后有“祥固辞,强之乃受。祥临薨 (hong),以刀授 (王) 览,曰:‘汝后必兴,足称此刀。’览后奕世多贤才,兴于江左矣。”

【今译】 魏时徐州刺史吕虔有把好佩刀,让技工来相看,说是只有三公才可佩此刀。吕虔对别驾王祥说:“如果不是可佩的人,刀或许有害,阁下有公相之分,就赠给您吧。”王祥再三推辞后才接受,后果位至三公。王祥临死时将刀赠其弟王览,王览也位至高官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官居高位或有高官之望。

【典形】 宝刀世载、吕刀、吕虔刀、吕虔佩刀、佩刀世三公、识佩刀、王祥佩刀、贻佩刀、宰相刀、传刀自吕虔、佩刀成气象、王祥得佩刀、传家宝刀、重佩刀。

【示例】

〔宝刀世载〕 北周·庾信《伤王司徒褒》:“宝刀仍世载,雕戈本旧传。”

〔吕刀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佩吕刀而邵美,已赞褰帷之游。”

〔吕虔刀〕 宋·杨亿《偶怀》:“平生林壑志,误佩吕虔刀。”

〔吕虔佩刀〕 唐·杜牧《送苏协律从事振武》:“王粲暂投笔,吕虔初佩刀。”

〔佩刀世三公〕 宋·陆游《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》:“此梦怪奇君记取,佩刀犹得世三公。”

〔识佩刀〕 明·李东阳《送傅日会还新喻》:“岁月供铅椠,交情识佩刀。”

〔王祥佩刀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柳遐墓志》:“王祥佩刀,世为卿族; 鲍永骢马,家传司隶。”

〔贻佩刀〕 唐·卢象《送凉历下古城西北》:“谢脁出华省,王祥贻佩刀。”

〔宰相刀〕 唐·元稹《哭吕衡州》之二:“望有经纶钓,虔收宰相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殚精毕力

    尽心竭力。明.张居正《示季子懋修》:“甲辰下第,然后揣己量力,复寻前辙,昼作夜思,殚精毕力,幸而艺成。”清.薛福成《应诏陈言疏》:“俾天下知功名之路,相率研求,殚精毕力,以备干城之用。”亦作“殚精竭力

  • 猎渭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谓获得贤才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奉送公定》:“筑岩发梦寐,猎渭非熊螭。”【词语猎渭】   汉语大词典:猎渭

  • 与其奢也宁俭

    与其奢侈铺张,宁可朴素俭约。语出《论语.八佾》:“林放问礼之本,子曰:‘大哉问!礼,与其奢也,宁俭。’”明.李贽《焚书.杂述.寒灯小话》:“此为浪费纵欲,而借口轻财,是天下之浪子皆轻财之夫也,反不如太

  • 先忧

    同“先忧后乐㈡”。清 丘逢甲《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》:“动地春江走怒流,秀才心事惯先忧。”

  • 师郭隗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指帝王招揽贤士。清查容《赠别少典》诗:“岂为燕台师郭隗,一时客去感飘零。”

  • 古色古香

    亦作“古香古色”。形容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多用以指古器物。清代黄丕烈《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.塵史》:“是书虽非毛氏所云何元朗本及伊舅氏仲木本,然古色古香溢于楮墨,想不在二本下也。”又据《洞天清话》载:

  • 龚遂劝农

    汉代著名循吏龚遂鼓励百姓致力农桑。《汉书.循吏.龚遂传》:“遂见齐俗奢侈,好末技,不田作,乃躬率以俭约,劝民务农桑,令口种一树榆、百本薤、五十本葱、一畦韭,家二母彘、五鸡。民有带持刀剑者,使卖剑买牛,

  • 止水为鉴

    参见:止水

  • 东阁贤

    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喻称受赏识的贤才。唐孟浩然《题长安主人壁》诗:“久废南山田,谬陪东阁贤。”

  • 周情孔思

    唐.李汉《韩昌黎集序》:“日光玉洁,周情孔思。”此谓有周公的情操,孔子的思想。意思是赞美其思想情操堪为楷模。后用为赞誉人作品思想内容好之词。清.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六十一回:“华表松枝向北寒,周情孔思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