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后来其苏

后来其苏

源见“徯后之望”。谓明君驾临,百姓苏息。《魏书.出帝平阳王传》:“自北而南,东征西怨,后来其苏,无思不偃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攸徂之民,室家相庆,曰:‘傒予后,后来其苏。’”

【今译】《尚书》记载,商汤所往之地,黎民百姓家家户户庆贺,祝愿说:“待我君来,使我们得以休养生息,安居乐业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切盼明君,使百姓从苦难中解脱。

【典形】 负却来苏候、来苏、思来苏、傒后之望、咏来苏、慰来苏。

【示例】

〔负却来苏候〕 清·杨潮观《下江南曹彬誓众》:“只怕兵贪将忿,暴还易暴,负却来苏候。”

〔来苏〕 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激秦人以归德,成刘后之来苏。”

〔思来苏〕 宋·陆游《感兴》之二:“民穷诉苍天,日夜思来苏。”

〔傒后之望〕 唐·李白《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》:“俗畜来苏之欢,人多傒后之望。”

〔咏来苏〕 唐·李峤《安辑岭表事平罢归》:“皇恩溢外区,憬俗咏来苏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觉有八征

    谓人觉醒时有八种征候。《列子.周穆王》:“觉有八征,梦有六候。奚谓八征?一曰故,二曰为,三曰得,四曰丧,五曰衰,六曰乐,七曰生,八曰死。”

  • 七里滩

    《后汉书.逸民传.严光传》:“(严光)乃耕于富春山,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。”唐.李贤注引顾野王《舆地志》:“七里濑在东阳江下,与严陵濑相接,有严山。”七里滩又名七里濑、严陵濑、子陵滩,地在今浙江省桐

  • 漆室效葵

    源见“漆室忧葵”。指普通百姓的爱国情怀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拜官供奉》:“念隐忧漆室效葵倾,鉴先幾曲突徙薪情。”

  • 屣倒

    源见“倒屣迎宾”。形容热情迎客。明许自昌《水浒记.谋成》:“羊 求到,且匆匆屣倒。”

  • 蓼莪之思

    同“蓼莪废讲”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五引三国 魏曹植《上卞太后诔表》:“臣闻铭以述德,诔尚及哀,是以冒越谅闇之礼,作诔一篇,知不足赞扬明贵,以展臣《蓼莪》之思。”

  • 发迹

    旧谓人由贫贱低微而到得志显达。《后汉书.耿弇传》:“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,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。此皆齐之西界,功足相方。”耿弇( ㄧㄢˇ yǎn 奄):东汉茂陵人,光武时,以功封好畸侯。“发迹”指由隐

  • 上方舄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尚方赐给郎官的鞋子。宋苏轼《次韵王巩南迁初归》诗之一:“愿为尚书郎,还赐上方舄。”

  • 贾谊痛哭

    贾谊(前200-前168年)阳(今河南洛阳东)人,西汉文学家,时称贾生。20多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,不久升任太中大夫。后为大臣周勃、灌婴等毁谤,贬为长沙王太傅,不久又任梁怀王太傅。当时,匈奴强盛,侵犯

  • 为官不爱钱

    唐.李白《赠崔秋浦》诗之二:“见客但倾酒,为官不爱钱。”封建社会官吏贪污成风,为官不爱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,也是国家太平兴旺的条件。后以“为官不爱钱”称代廉洁的官吏。《宋史.岳飞传》:“或问天下何时

  • 元礼舟

    同“李膺舟”。明何景明《同李川甫邹子家过张子言舍》诗:“元礼舟堪并,邹阳赋更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