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口若悬河

口若悬河

亦作“口似悬河”、“口如悬河”。比喻能言善,讲话滔滔不绝。后也含华而不实,夸夸其谈之意。典出晋郭象事迹。郭象(?-312年),字子玄,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,西晋著名哲学家,曾官至黄门侍郎、太傅主簿。郭象喜好研究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,擅长清谈高深玄妙的哲理,口才又很好。司徒王衍也爱清谈,很欣赏他,常对别人说:“听郭象说话,就好象大河由高处顺流而下一样,河水倾泻没有枯竭的时候。”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50《郭象传》1396页:“少有才理,好老庄,能清言。太尉王衍每云:‘听象语,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,,,

【例句】:

宋·赵蕃《赠耆英见过四首》其一:“髯曾暇能过我,诵诗口若悬河。” 宋·贺铸《小梅花》词:“缚虑手,悬河口,车如鸡栖马如狗。” 元·无名氏《桃花女》二折:“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,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,则你那口似悬河。”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知县见他说得口若悬河,又是本朝确切典故,不由得不信。” 清·黄遵宪《纪事》诗:“开口如悬河,滚滚浪不竭。”


主谓 说话像流水般滔滔不绝。比喻口才好能言善辩。语本《世说新语·赏鉴》:“五太尉(衍)云‘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柳建伟《天凉好个秋》:“芸生读过大学,讲起话来~,能把字写得比斗还大,……”△用于描写善于言谈的人。→滔滔不绝 振振有词 喋喋不休 ↔噤若寒蝉 哑口无言 隐约其辞 守口如瓶。也作“口如悬河”、“口若河悬”、“口似悬河”、“谈若悬河”。


解释说话像河水下泻,滔滔不绝。本来是个褒义词,形容能言善辩。后来常用为贬义,形容人夸夸其谈,不着边际。

出处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王太尉云:‘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’”

郭子玄即西晋时玄学家郭象,字子玄,河南洛阳人。他小的时候就很有文才和思想,喜欢研究老庄学说,善于清谈,曾经为《庄子》一书作注解,流传至今。当时的太尉王衍常称赞他说:“听郭象说话,就如同高挂在天上的黄河在往下泻水,灌注大地而不见枯竭。”

郭象闲居在家时,以写文论道的方式自得其乐。后来征召为司徒的佐官,逐渐升迁为侍从皇帝、传达诏命的黄门侍郎。东海王司马越把他引纳为自己的太傅(辅导太子的官)、主簿(魏晋时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,参与机要,总领府事),特受亲信和倚重。郭象担任要职后,手握重权,在朝廷内外声威显赫、气势逼人,使得当时舆论哗然,到处都是让他下台的声音。

近义夸夸其谈

反义笨嘴拙舌

例句

他不擅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,小圈子集会时则口若悬河。


【词语口若悬河】  成语:口若悬河汉语词典:口若悬河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仲

    源见“蒋生径”。二仲,本指汉 羊仲、求仲。后用以泛指高洁隐退之士。晋陶潜《与子俨等书》:“但恨邻靡二仲,室无莱妇,抱兹苦心,良独内愧。”唐 耿?《春日即事》诗:“室与千峰对,门唯二仲过。”【词语二仲】

  • 小毖

    借指君主自我惩戒。宋苏轼《代普宁王贺冬表》: “恭惟皇帝陛下嗣守洪基,丕承先志,法《小毖》以求助。” ●《诗·周颂·小毖序》: “小毖,嗣王求助也。” 郑玄笺: “毖,慎也。天下之事,当慎其小,小时而

  • 弃杖成龙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谓得道成仙。唐骆宾王《对策文三道》:“弃杖成龙,有异虞翻之旨;衔恩结草,宁符宗岱之言?”

  • 老龟刳肠

    《庄子.外物》:“仲尼曰:‘神龟能见梦于元君,而不能避余且之网,能知七十二钻而无遣策,不能避刳肠之患。如是,则知有所困,神有所不及也。’”后用指虽有神灵而卒难免祸。唐白居易《答桐花》诗:“老龟被刳肠,

  • 汉皋留佩

    同“汉皋解佩”。清龙启瑞《好事近.舟次写怀用朱希真渔父词韵》词之三:“还笑宦游人,宇宙皆为吾宅。总向汉皋留佩,又楼中听笛。”

  • 郑校人

    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,子产使校人畜之池。校人烹之,反命曰:‘始舍之,圉圉焉;少则洋洋焉,攸然而逝。’子产曰:‘得其所哉!得其所哉!’”后以“郑校人”喻指对贤者进行欺骗的人。宋张师正

  • 牝鸡无晨

    牝鸡:母鸡。晨:晨鸣。 母鸡是不应在早晨啼叫的。 比喻妇女不应干政。语出《书.牧誓》:“古人有言曰: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唯家之索。”《文心雕龙.史传》:“汉运所值,难为后法。牝鸡无晨,武王首誓;妇

  • 梦鹿分鹿

    同“梦蕉得鹿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吉老十小诗》之六:“佳人斗南北,美酒玉东西。梦鹿分真鹿,无鸡应木鸡。”

  • 灵鹤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谓仙驾。唐于鹄《寄续尊师》诗:“年年望灵鹤,常在此山头。”【词语灵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灵鹤

  • 杀人者死,伤人者刑

    《吕氏春秋.去私》(卷一):“墨者有钜子腹䵍居秦,其子杀人。秦惠王曰:‘先生之年长矣,非有他子也,寡人已令吏弗诛矣。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。’腹䵍对曰:‘墨者之法曰:杀人者死,伤人者刑。此所以禁杀伤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