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卢前王后

卢前王后

卢指卢照邻,王指王勃。初唐时,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四人,以文词扬名海内,时人称之为“王杨卢骆”,亦号为“四杰”。但杨炯对这排列却不大满意,自言“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”后遂以此典比喻文人的名次排比。又作“耻居王后”、“卢后王前”、“卢前”等。

骆宾王(约640-?年)婺州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,高宗永徽年间,曾为道王李元庆府属。后以奉礼郎从军西域,久戍边疆。从塞外还,宦游蜀中。仪凤中,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。因事下狱,出为临海县丞,郁郁不得志。参与徐敬业起兵,并作《讨武曌檄》。敬业兵败后,他下落不明。王勃(650-676年)字子安,绛州龙门(山西河津)人。隋名儒王通之孙。14岁即科举及第,授朝散郎,为沛王(李贤)府修撰,因戏作檄英王鸡文,被高宗贬逐。补虢州参军。后往海南探父,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卢照邻(约635-约689年)字升之,幽州范阳(今北京)人,自号幽忧子。曾任新都尉,后因身染风痺,痛苦不堪,自沉颍水而死。杨炯(650-693年),华阴(今陕西华阴)人,幼年聪敏博学,12岁举神童,曾为校书郎、崇文馆学士、盈川令等职。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190上《文苑上·杨炯传》5003页:“炯与王勃、卢照邻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海内称为王杨卢骆,亦号为‘四杰’。炯闻之,谓人曰:‘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。’当时议者,亦以为然。”

【例句】:

金·元好问《别康显之》:“谁谓华高吾岂敢,耻居王后子当然。” 同上《赠王仙翁道成》:“燕南赵北留诗卷,王后卢前尽故人。” 明·王鍪《送杨尚絅四进士归省》:“不伐子甘为孟后,虚名吾自愧卢前。” 清·杨潮观《开金榜朱衣点头》:“排比着卢后王前,请看汝南月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晏粟

    《旧唐书.刘晏传》载:唐刘晏曾任吏部尚书,东都、河南、江淮、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,理财有道,用分段转运方法,岁运江淮粮食四十万斛,以救关中。后因以“刘晏粟”称善于理财,政绩卓著。清赵翼《寿全惕庄

  • 木雁间

    同“木雁之间”。唐白居易《咏怀寄皇甫朗之》诗:“与君别有相知分,同置身于木雁间。”

  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

    旧指按照孔孟之道,修养自身品性,管好家庭,治理好所在地区(原指诸侯国),最后使全中国安定太平。语出《礼记.大学》: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后多引作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〕。元.苏

  • 汉阴老

    源见“抱瓮灌园”。指汉阴老人。亦借指隐者。唐张九龄《与生公寻幽居处》诗:“疑入武陵源,如逢汉阴老。”【词语汉阴老】   汉语大词典:汉阴老

  • 弄瓦

    源见“弄璋弄瓦”。谓生女孩。元方回《五月旦抵旧隐》诗:“长男近弄瓦,累重讵足贺?”【词语弄瓦】   汉语大词典:弄瓦

  • 鲁国男子

    《后汉书.杨震传》附《杨彪传》:“融曰:‘……今横杀无辜,则海内观听,谁不解体(解体,人心离散)!孔融鲁国男子,明日便当拂衣而去,不复朝矣。’操不得已,遂理出彪。”建安元年,曹操以参与欲废皇帝的罪名,

  • 书中有女颜如玉

    见〔书中自有颜如玉〕。

  • 仙枣如瓜

    源见“枣大如瓜”。指奇异的仙果。元张可久《水仙子.三溪道院》曲:“拂藤床两袖烟霞。道童能唱,村醪当茶,仙枣如瓜。”

  • 不亦乐乎

    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(悦)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’”不亦乐乎,原意是说“这不是一桩乐事吗。”后常用以表达事情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诙谐语气。明.无名氏

  • 波诡云谲

    亦作“云谲波诡”。云气水波相互变化。以后转为文章起伏变化,巧妙无极的意思。汉代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于是大厦云谲波诡,摧嗺而成观。仰挢首以高视兮,目冥洵而亡见。”摧嗺:叹词,嗟也。摧,通“嗤”。挢首:举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