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博闻强识

博闻强识

识:记忆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博闻强识而让。”《三国志.魏书.文帝纪》:“文帝天资文藻,下笔成章,博闻强识,才艺兼该。”《魏书.常爽传》:“笃志好学,博闻强识,明习纬候,五经百家多所研综。”亦作“博闻强志”。《荀子.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”亦作“博闻强记”。《史记.三王世家》:“夫贤主所作,固非浅闻者所能知,非博闻强记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。”亦作“强记博闻”。《周书.长孙兕传》:“兕字若汗,性机辩,强记博闻,雅重宾游,尤善谈论。”《清史稿.邵远平传》:“同邑吴任臣,字志伊。志行端悫,强记博闻,为顾炎武所推。”亦作“洽闻强记”。洽:多,博。《晋书.葛洪传赞》:“景纯笃志绨缃,洽闻强记,在异书而毕综,瞻往滞而咸释。”亦作“强记洽闻”。晋.潘岳《杨荆州诔》:“多才丰艺,强记洽闻。”亦作“多闻强记”。《五灯会元.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》:“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,余杭人也,辩才冠众,多闻强记,时天台门下推为杰出。”


见“博闻强志”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~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


【词语博闻强识】  成语:博闻强识汉语词典:博闻强识

猜你喜欢

  • 生刍絮酒

    源见“生刍致祭”、“炙鸡絮酒”。指祭悼亡友的祭品。明吴廷翰《追悼良用》诗:“生刍絮酒终难致,一束遥凭双泪传。”

  • 四重歌

    参见:乐府四歌

  • 叶作冠

    参见:荷叶为帽

  • 范履霜

    宋代范仲淹之绰号。宋代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九:“范文正公喜弹琴,然平日止弹《履霜》一操,时人谓之‘范履霜’。”

  • 斗鸡走狗

    《史记.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袁盎病免居家,与闾里浮沈,相随行,斗鸡走狗。”西汉文帝时的大臣袁盎,因病回家以后,同一些人以斗鸡走狗为乐。指游手好闲,不务正业以斗鸡与赛狗为嬉戏。亦作斗鸡走犬。后常用以形容游

  • 人柳蹁跹

    源见“汉柳三眠”。人柳,即柽柳。形容杨柳起伏舞动的情状。清钱谦益《呈云间诸好》诗:“仙桃方照灼,人柳正蹁跹。”

  • 药来贼境

    刘克庄《后村诗话》续集卷三:“上句用柳公绰事。公绰节度山南东道,有道士献丹药,问所从来,曰自蓟门。时朱克融方叛,公绰曰:‘药自贼境来,虽验何益!’弃药而逐道士。殆天为下句设此奇对。”药虽能治病,但因来

  •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

    《水浒传》第一〇一回:“王庆那敢则声,抱头鼠窜,奔出庙门来,噀一口唾,叫声道:‘啐!我直恁这般呆!癞虾蟆怎想吃天鹅肉!’”“癞虾蟆想吃天鹅肉”,是当时民间俗语,意思是比喻心高妄想。《红楼梦》第十一回:

  • 乱命

    源见“结草以报”。指人临死前神志昏迷时留下的遗言。唐赵璘《因话录.宫》:“凡人子能遵理命,已是至孝,况能禀乱命而不改者,此则犹可嘉之。”【词语乱命】   汉语大词典:乱命

  • 蛇盘镜

    唐钟辂《前定录.袁孝叔》载:有老父授袁孝叔书一编云:“君之寿与位尽具于此,事已前定……但受一命,即开一幅。”每之任,视书无差。后秩满归阌乡别墅,晨起欲就巾栉,忽有物坠镜中,类蛇而有四足,孝叔惊仆,数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