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南山种豆

南山种豆

貉(hé合):一种外形如狐狸的野兽。比喻同类,并无差别。杨恽(?一前54年)字子幼,西汉华阴(今陕西华阴)人,是司马迁的外孙,汉昭帝丞相杨敞之子。汉宣帝时,任左曹,因告发霍氏谋反,任中郎将,封平通侯。杨恽在朝廷里得罪了许多官员,尤其是和太仆戴长乐结怨很深,最后因此而失败。戴长乐向汉宣帝上书告发杨恽,说他常常借古讽今,诽谤当朝。其中说:“杨恽听到匈奴单于被人杀死的消息后,就说道:‘无才缺德的君王,拒绝采纳大臣筹划的良计,最后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。秦朝就任用奸佞之臣,杀害忠臣良士,最后导致灭亡;如能任用良臣,秦朝也会国运长远,可以延续到今天的。古代和现在的政治,就像一座山丘里的貉子,都是一样的。’杨恽就是这样狂妄地引用亡秦的史实去影射诽谤当朝政治,丧失了做臣子应有的礼节。”汉宣帝不忍心对杨恽、戴长乐严加惩罚,下诏把二人革职去爵,贬为平民。后以“一丘之貉”为典,比喻都是一路货色的坏人,亦简称为“丘貉。”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6《杨恽传》2894、2896页:“恽既失爵位,家居治产业,起室宅,以财自娱。岁余,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,知略士也,与恽书谏戒之,为言大臣废退,当阖门惶惧,为可怜之意,不当治产业,通宾客,有称[誉]。恽丞相子,少显朝廷,一朝[以]晻昧语言见废,内怀不服,报会宗书曰:‘……臣之得罪,已三年矣。田家作苦,岁时伏腊,烹羊炰羔,斗酒自劳。家本秦也,能为秦声。妇,赵女也,雅善鼓瑟。奴婢歌者数人,酒后耳热,仰天拊缶,而呼乌乌。其诗曰:田彼南山,芜秽不治,种一顷豆,落而为萁,人生行乐耳,须富贵何时!是日也,拂衣而喜,奋袖低昂,顿足起舞,诚荒淫无度,不知其不可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陶潜《归田园居》: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” 唐·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:“一顷南山豆,五色东陵瓜。” 唐·杜甫《投简成华两县诸子》:“南山豆苗早荒秽,青门瓜地新冻裂。” 唐·陆龟蒙《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》:“种豆悲杨恽,投瓜忆卫旌。” 宋·梅尧臣《田家》:“南山尝种豆,碎英落风雨。” 宋·苏轼《自昌化汉溪馆下步寻溪源》之2:“共疑杨恽非锄豆,谁信刘章解立苗。” 元·任昱《双调·清江引·题情》:“南山豆苗荒数亩,拂袖先归去。” 清·宋琬《怀王敬哉》:“但留东海栽桑地,敢作南山种豆书。” 柳亚子《少年一首》:“嵇生柳下曾无锻,杨恽南山尚有诗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多行不义必自毙

    形容坏人干坏事,最终必然自取灭亡。公元前744年,郑武公死,其子郑庄公继位。庄公之母武姜锺爱少子共叔段,逼迫郑庄公封他于京,称京城大叔。由于共叔段干了一系列坏事,并且企图篡位。郑国大臣祭仲向庄公建议除

  • 阿保之劳

    见“阿保之功”。《晋书·顾和传》:“帝以保母周氏有~,欲假其名号,内外皆奉诏。”【词语阿保之劳】  成语:阿保之劳汉语大词典:阿保之劳

  • 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魏阙之下

    魏阙:宫殿之门,荣华富贵的象征。 隐身在江海之上,心里却惦念着宫廷的荣华。 原意为身在草野,而心怀爵禄。 后也用以表示人的思想,无远不至,不受时空限制。语出《庄子.让王》:“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:

  • 布帆无恙

    布帆:代指船。恙:病、灾。布帆(船)没有出毛病。比喻旅途平安。顾恺之(约345-406年),字长康,晋陵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多才多艺,工诗赋、书法,尤其精于绘画,并著有《论画》等书,对我国的绘画发展,

  • 雾藏豹

    同“雾豹”。清毛奇龄《奉赠吴金吾七十初度》诗:“清江藏龙雾藏豹,七十年来并渔钓。”

  • 碧水浮瓜

    源见“沉李浮瓜”。指消夏乐事。宋晁冲之《小重山》词:“碧水浮瓜纹簟前。只知闲枕手,不成眠。”

  • 临川羡鱼

    同“临河羡鱼”。汉张衡《归田赋》:“徒临川以羡鱼,俟河清乎未期。”宋刘筠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》诗:“见弹曾求炙,临川亦羡鱼。”见“临河羡鱼”。汉·张衡《归田赋》:“游都邑以永久,无明略以佐时,徒~,俟河

  • 虱处裈中

    《晋书.阮籍传》:“独不见群虱之处裈(裈,音kūn,裤子)中?逃乎深缝,匿乎坏絮,自以为吉宅也;行不敢离缝际,动不敢出裈裆,自以为得绳墨(指规矩法度)也。然炎丘火流,焦邑灭都,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。

  • 吹布毛

    宋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四《杭州鸟窠道林禅师》:“有侍者会通,忽一日欲辞去。师问曰:‘汝今何往?’对曰:‘……今往诸方学佛法去。’师曰:‘若是佛法,吾此间亦有少许。’(会)曰:‘如何是和尚佛法?’师于

  • 范雎寒

    同“范叔寒”。清方文《与小范集任克家斋头》诗:“索酒共眠任昉宅,解衣谁念范雎寒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