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部丛刊.大清一统志.苏州府.香山》:“《寰宇记》:‘在吴县西南五十里,吴王遣美人采香于此,因名。故有采香泾。’《吴郡志》:‘香山胥口相连,旁有溪,名采香泾。’”泾音(jìng),是水名。香山因美人
用土地去事奉秦国,如同抱着柴草去救火,柴草不烧完,火势不会熄灭。 古代形容秦人贪欲无厌。语出《战国策.魏策四》:“孙臣谓魏王曰:‘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,薪不尽,则火不止。’”《史记.魏世家》:
《周易.井》:“井谷射鲋,瓮敝漏。”鲋,此处指井中的蝦蟆。瓮,此指吊于井中汲水的陶罐。《易》文是说,从井口用弓矢射井中的蝦蟆,这不仅是小题大作,不值得;而且由于方式方法不对,可能要把提水的陶器射穿,使
同“吊屈”。唐罗隐《郴江迁客》诗:“归时有诗赋,一为吊沉湘。”
同“设醴”。唐杜甫《八哀诗.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》:“晚年务置醴,门引申 白宾。”【词语置醴】 汉语大词典:置醴
源见“阮囊羞涩”。戏称囊中仅有的几文钱。清钱谦益《题钱叔宝手书〈续吴都文粹〉》:“余每过之,坐谈移日,出看囊钱,市糕饼啖余。”【词语看囊钱】 汉语大词典:看囊钱
同“量凿正枘”。唐杨炯《卧谈书架赋》:“从绳运斤,义且得于方正;量枘制凿,术仍取于纵横。”见“量凿正枘”。唐·杨炯《卧读书架赋》:“从绳运斤,义且得于方正;~,术仍取于纵横。”【词语量枘制凿】 成语
《南史.曹景宗传》:“我昔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……觉耳后生风,鼻头出火。”后因以“鼻端生火”形容马行疾速。元 杨维祯《奉题子昂骝马图》诗:“西家骁骑骁如龙,鼻端生火耳生风。”主谓 形容马行走疾速。语本《
源见“埋玉树”。指已逝的有才华之士。清毛奇龄《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各抆泪哭以长句》:“顾荣璧轸已摧绝,庾公玉树真埋藏。”
同“悬梁刺股”。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古人勤学,有握锥、投斧、照雪、聚萤……亦为勤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