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一样,满腹知识却像空无所有的人一样。 形容人的态度谦逊,不爱表现自己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;犯而不校。’”三国.魏.殷褎《诫子书
同“坐穿木榻”。清赵翼《有以疏慢见责者书以志愧》诗之二:“斑草帘前窗草绿,已看木榻坐将穿。”
源见“桓玄寒具油”。谓会弄脏珍贵字画的手。形容观赏书画,小心珍爱。宋陆游《西窗》诗:“看画客无寒具手,论书僧有折钗评。”【词语寒具手】 汉语大词典:寒具手
逆流而上的船。比喻文思迟钝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敏捷》:“梁太祖受禅,姚洎为学士。尝从容,上问及(斐)廷裕行止,洎对曰:‘顷岁左迁,今闻旅寄衡水。’上曰:‘颇知其人构思甚捷。’对曰:‘向在翰林,号为下
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,而知岁之将暮;睹瓶中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。”“一叶秋”,意思是说见一叶黄落而察知秋天到来,一年将尽。故后常用以表示秋令之词。唐.杜甫《八哀诗.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青蝇纷营
浸( ㄐㄧㄣˋ jìn ):泡在水里。 形容月夜的优美景色。语出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四本一折:“彩云何在?月明如水浸楼台。僧归禅院,鸦噪庭槐。风弄竹声只道金珮响,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。”元.无名氏《
谓蠹国害民之事。战国的商鞅主张重耕战,使国富强,认为礼、乐、诗、书等迂阔而不切实用,国家若以此为标准授予官爵,则政治混乱,各家学说泛滥,于国无益有害,故名曰“虱官”。《商君书.靳令》:“国以六虱授官予
源见“留侯借箸”。指出谋划策。清黄遵宪《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》诗:“恨不后车从,参与前箸筹。”【词语前箸筹】 汉语大词典:前箸筹
伫立:长时间的站立。 久久地站在那里哭泣。 形容很悲伤。语出《诗.邶风.燕燕》:“瞻望弗及,伫立以泣。”三国.魏.曹植《武帝诔》:“圣上临穴,哀号靡及,群臣陪临,伫立以泣。”
同“灵涛”。宋陆游《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》:“十年未息灵胥怒,卷地潮声到枕边。”【词语灵胥怒】 汉语大词典:灵胥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