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刘公荣

刘公荣

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,人或讥之。答曰:‘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,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,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。’故终日共饮而醉。”

东晋兖州刺史刘公荣,不分什么人都与之一同饮酒,性格豪放旷达,终日以醉自慰。后因以“刘公荣”用为指称豪饮之人的典故。

唐.李白《留别西河刘少府》诗:“闭倾鲁壶酒,笑对刘公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渭水囚

    汉.刘向《新序》:“卫鞅(战国时人,为秦孝公时的宰相,封于商地,故名商鞅,又叫商君)一日临渭而论(处决)囚七百余人,渭水尽赤。”后世诗词中有时用“渭水囚”的词语,就是以这一古代记载为比照,表示身为囚徒

  • 忆牵黄犬

    同“叹黄犬”。唐白居易《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》诗:“顾索素琴应不暇,忆牵黄犬定难追。”

  • 赤豹

    《诗经.大雅.韩奕》:“献其貔皮,赤豹黄罴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百蛮追貊献其貔兽之皮及赤豹、黄罴之皮。”《韩奕》诗小序说,此诗是大臣尹吉甫赞美周宣王能威服赐命诸侯之作。上面所引为末章末二句,描写周时小国

  • 删本纪

    汉.司马迁为项羽作传时,列入《史记》“本纪”中,与帝王同列,视为“失败帝王”,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进步的思想主张。汉.班固在为项羽作传时,改入《陈胜项籍列传》,与一般公卿等列,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正统主义和

  • 小不忍则乱大谋

    泛指在小事上不忍让,往往会妨害大局。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的一句话。他说,邪说异端足以败坏德行。而在小事上不作忍让,则往往会毁坏大局。【出典】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巧言乱德。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

  • 金须以粟

    源见“马愿如羊”。形容官吏从政清廉。北周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》:“清不置水,明不举烛,马愿如羊,金须以粟。”

  • 葛天氏之民

    葛天氏:我国上古传说中的标榜无为而治的帝王。 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。 表示生活在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里。语出晋.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无怀氏之民与?葛天氏之民与?”宋.李清照《金石录后序》:“每朔望谒

  • 朝菌羡蟪蛄

    源见“蟪蛄疑春秋”。形容人孤陋寡闻。明袁宏道《大游仙诗》:“朝菌羡蟪蛄,既为物所诮。”

  • 元戎启行

    《诗.小雅.六月》:“元戎十乘,以先启行。”后以“元戎启行”谓大军出发。唐柳宗元《剑门铭》:“鼖鼓一振,元戎启行。取其渠魁,以为大戮。”主谓 元戎,本指大型战车。后借指主帅,也指兵众。谓大军出发。语本

  • 山公识

    同“山公藻鉴”。宋黄庭坚《和范廉》:“汲直非刀笔,山公识宁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