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偷梁换柱

偷梁换柱

比喻玩弄手法,暗中以假冒真,或偷换事物的内容。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七回:“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,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,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,真真可怜可叹!”这里的“偷梁换柱”指王熙凤乘宝玉神志不清之时,以宝钗冒充黛玉,与宝玉成婚。


连动 原形容力大无比,后用以喻暗中玩弄手法改换事物的内容或性质。《红楼梦》97回:“偏偏凤姐想出一条~之计,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,竟未能少尽姐妹之情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行为方面。→偷天换日 ↔真实无妄。也作“抽梁换柱”。


解释偷:暗中。梁、柱:古代排列战阵的术语,战阵的前后部位为梁,中央部位为柱,梁、柱部位安排的都是最精锐的士卒。本指暗中抽走盟军最精锐的部队而换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,最终趁机控制、吞并盟军。后用来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。

出处《三十六计·并战计》第二十五计:“偷梁换柱:频更其阵,抽其劲旅,待其自败,而后乘之。曳其轮也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七回:“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,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。”

《三十六计》中的“并战计”主要讲在军阀混战的状态下,军阀之间时而结盟为友、时而为敌,自己一方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,化盟军之力为己力。“偷梁换柱”之计的要诀就是,要频繁变动盟军的战略部署,抽调他最精锐的部队,等待他自己溃败,然后趁机吞并他的部队和地盘。这就像行车的时候拽住车轮不让前进一样。

红楼梦》第九十七回中讲,林黛玉的丫环紫鹃见黛玉病发,而贾府上下正忙着张罗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礼,没人可以帮忙,于是求助于大观园内孀居的李纨。李纨在赶往黛玉住处的路上,心里非常难受,大家姐妹一场,更兼黛玉容貌、才情无双,不想她年级小小,就要命归黄泉。更让人心酸的是,偏在这个时候,王熙凤想出了让宝钗冒充黛玉和宝玉结婚的计策,来替宝玉冲喜。因为贾母、王熙凤等人不让大家给黛玉透露宝玉结婚的消息,所以自己也不好到黛玉的住处,使自己在黛玉临终前也不能略尽姊妹之间的情谊,真是可怜可叹。

例句

他耍了一个偷梁换柱的花招,把大家都骗了。


【词语偷梁换柱】  成语:偷梁换柱汉语词典:偷梁换柱

猜你喜欢

  • 知止

    懂得应适可而止,不作过分的要求。《老子》第四十四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【词语知止】   汉语大词典:知止

  • 弄宜僚之丸

    源见“宜僚弄丸”。谓化解纠纷。唐卢照邻《五悲.悲人生》:“请弄宜僚之丸,以合两家之美。”

  • 西陵履

    《文选》卷六〇晋.陆机《吊魏武帝文序》:“汝等时时登铜雀台,望吾西陵墓田。又云,余香可分与诸夫人,诸舍中(指众妾)无所为,学作履组卖也。”汉曹操临终时,曾分香给诸夫人,并嘱众妾学做履组而卖,以为生计。

  • 袁宏憔悴

    《晋书.文苑传.袁宏》:“宏有逸才,文章绝美,曾为咏史诗,是其风情所寄。少孤寡,以运租自业。”东晋袁宏有才华,文章绝美。因家贫,只得以为人输送租税来维持生活。后遂用为才士失意之典。唐.温庭筠《寄岳州李

  • 春草池塘

    源见“梦惠连”。称有神来之笔的美文。金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一:“情知春草池塘句,不到柴烟粪火边。”

  • 乐此不疲

    形容一个人做自己所喜欢的事,着了迷,即使很辛苦,也不感觉劳累。刘秀(公元前5年-公元57年)南阳蔡阳(今湖北枣阳)人。汉高祖刘邦九世孙。王莽当政末年,与兄刘縯起兵反王莽。公元25年建东汉政权,定都洛阳

  • 鱼笺

    同“鱼书”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湘娥思忆》:“水绿湘江渺,纵有鱼笺难寄。”【词语鱼笺】   汉语大词典:鱼笺

  • 西成

    《尚书.尧典》:“寅饯纳日,平秩西成。”传曰:“秋,西方万物成,平序其政助成物。”《尚书.尧典》记载:政治措施得当,能助成万物,秋季来临,丰收在望。后用以喻秋季丰收之典。宋.王安石《元丰行示德逢》:“

  • 沉豪牛

    《穆天子传.披图视典章》:“天子大服,冕祎,帗带,搢笏,夹佩,奉璧,南面,立于寒下。曾祝佐之,官人陈牲全五具。天子授河宗璧,河宗伯夭授璧,西向沉璧于河,再拜稽首,祝沉牛马豕羊。”据传说记载,周穆祀河时

  • 跃马公孙

    源见“公孙恃险”。指恃险称王之人。清程嗣立《送边秀才入成都》诗:“卧龙丞相锦江水,跃马公孙 白帝城。”【词语跃马公孙】   汉语大词典:跃马公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