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倒悬之危

倒悬之危

比喻处境的痛苦和危急,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孟子认为,由当时的齐国实行王政并统一天下,是十分容易的事。他说,几百年来的分裂局面使得老百姓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统一,老百姓对暴政迫害的承受力,没有比现在更薄弱的了。饥饿的人对食物不加挑剔,口渴的人对饮料也不加选择。孔子说过,推行德政,比驿站邮亭传递上级命令还要迅速。现在,如果一个万乘大国实行仁政,那老百姓心中的高兴,就会跟一个倒挂着的人被解救下来差不多。所以只要做古人一半的事,就能获得比古人多一倍的成功,这也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做得到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公孙丑》上:“……且王者之不作,未有疏于此时者也;民之憔悴于虐政,未有甚于此时者也。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。孔子曰:‘德之流行,速于置邮而传命。’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,惟此时为然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注引《赵云列传》:“天下汹汹,未知孰是,民有倒悬之危。”


见“倒悬之急”。


【词语倒悬之危】  成语:倒悬之危汉语词典:倒悬之危

猜你喜欢

  • 门闾望

    同“门闾之望”。唐杜甫《别董颋》诗:“已结门闾望,无令霜雪残。”【词语门闾望】   汉语大词典:门闾望

  • 五彩衣

    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指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娱亲所穿的彩衣。谓孝养父母。宋苏舜钦《老莱子》诗:“飒然双鬓白,尚服五彩衣。”【词语五彩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彩衣

  • 黄绢妇

    源见“绝妙好辞”。指绝好的女子。宋孙觌《何嘉会寺丞遣嫁侍儿袭明有诗次韵》:“廋语尚传黄绢妇,多情好在紫髯翁。”

  • 倒屟

    同“倒屐”。屟,本指鞋中的衬垫,后用指木屐。唐皮日休《二游诗.任诗》:“多君方闭户,顾我能倒屟。”

  • 鲁元

    《史记.高祖本记》:“吕公女乃吕后也,生孝惠帝,鲁元公主。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:“服虔曰:‘元,长也。食邑于鲁。’韦昭曰:‘元,谥也。’”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,娶吕公女,生鲁元公主。后遂用为咏

  • 李门

    同“李膺门”。唐杜正伦《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》诗:“李门余妄进,徐榻君恒设。”【词语李门】   汉语大词典:李门

  • 天壤王郎

    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:“王凝之谢夫人,既往王氏,大薄凝之。既迁谢家,意大不说(悦)。太傅(谢安)慰释之曰:‘王郎,逸少(王羲之)之子,人身亦不恶,汝何以憾乃尔?’答曰:‘一门叔父,则有阿大、中郎;群从兄

  • 不逞之徒

    原作“不逞之人”,指因不得志而故意为非作歹、犯法乱纪、专干坏事的人。公元前563年,由于郑国执政子驷对田制进行改革,郑国群公子司氏、堵氏、侯氏、子师氏、尉氏的田地都被剥夺了不少。为此,他们聚集五族不得

  • 虎皮羊质

    汉扬雄《法言.吾子》:“羊质而虎皮,见草而悦,见豹而战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比喻外强中干,虚有其表。明 范濂《云间据目抄》卷四:“水旱频仍,饥馑荐至。号称殷富者,以供输供役而十室九虚;策名缙绅者,以尚侈尚

  • 蹇蹇匪躬

    《易.蹇》:“六二,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”王臣蹇蹇,谓王臣忠告直谏;匪躬之故,谓并非为其自身的事。后以“蹇蹇匪躬”谓为君国而敢于忠言直谏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臣节》:“违令犯颜,蹇蹇匪躬者,安上之民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