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付之一哂

付之一哂

付:给。 哂(shěn审):笑。指给以一笑,不予理会。沈文奎,明末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。清太宗皇太极攻取遵化,沈文奎降清,被安置在文史馆内。沈文奎上奏:皇帝君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,奥妙在于《四书》,那里面的事迹都详载历史书籍上。应当选择笔帖式(掌翻译及各种文移事)通晓文章义理的人,秀才见多练达老成持重的人,分别担任翻译讲解,每天进讲《四书》两个章节,《资治通鉴》一个章节。皇上利用听取政治汇报后的闲暇时间,一天知道一点,每月积累,亲身体会,尽力执行,操持概要而措施众多,实行简便而效率敏捷。皇上不要说“这是很难能做到的事”,更不要说“本皇帝是从马上征战得到天下”,又哪里能用这个迂腐儒生的经常议论,而给以一笑,不予理会呢?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239《沈文奎传》9509页:“帝王治平之道,奥(深奥微妙)在《四书》,迹详史籍。宜选笔帖式通文义者,秀才老成者,分任迻(yí一,同“移”,移译,即翻译)译讲解,日进《四书》二章,《通鉴》一章。上听政之暇,日知月积,身体力行,操约而施博,行易而效捷。上无曰‘此难能’,更无曰‘乃公从马上得之’,乌用此迂儒之常谈,而付之一哂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末·黄小配《大马扁》:“康有为两人去后,袁世凯犹是付之一笑,觉他们举动都不必理他。” 章炳麟《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》:“中国下等人,相信《三国志演义》里头许多奇奇怪怪的事,当做真实,但在略读书的人,不过付之一笑。” 鲁迅《鲁迅书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但倘遇此辈,第一切戒愤怒,不必与之针锋相对,只须付之一笑,徐徐扑之。”


见“付之一笑”。明·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》20:“若宪宗因此稍加厘正,则于朝政大有所补,正太史公所谓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,则滑稽其可少哉! 惜乎宪庙但~而已。”


【词语付之一哂】  成语:付之一哂

猜你喜欢

  • 谢屐

    同“谢公屐”。唐李敬方《题黄山汤院》诗:“谢屐缘危磴,戎装逗远村。”【词语谢屐】   汉语大词典:谢屐

  • 扬汤止沸

    《汉书.枚乘传》:“欲汤之沧,一人炊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,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”指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,想制止水的沸滚。后遂以“扬汤止沸”比喻办法不对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《三国志.董卓传》“卓未至

  • 蔺卿全璧

    源见“完璧归赵”。借指为国立功。宋洪皓《浣溪沙.闻王侍郎复命》词:“况闻谋帅得廉颇,蔺卿全璧我蹉跎。”

  • 买骏

    同“买骏骨”。清陈维崧《齐天乐.梅庐花下送潘原白之蓟门友人之彭城》词:“今日游燕,问谁买骏有如此?”【词语买骏】   汉语大词典:买骏

  • 火焚祆庙

    同“火烧祆庙”。清黄遵宪《述闻》诗之四:“火焚祆庙连锋燧,辙涸羁臣乞海波。”

  • 温良恭俭让

    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子贡曰:‘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’”温:温和;良:善良;恭:恭敬、谦逊;俭:节制;让:忍让。原指上述五种美德。后泛指态度谦恭,举止文明。亦指不使用暴

  • 梦说

    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比喻帝王求得贤相。唐黄滔《祭崔补阙道融文》:“既而大君之思梦说,四辅之急荐雄。”【词语梦说】   汉语大词典:梦说

  • 子孙绳绳

    绳绳:相承不绝的样子。 形容子孙繁衍。语出《诗.大雅.抑》:“子孙绳绳,万民靡不承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编.无花的蔷薇之二》:“屠杀者虽然因为积有金资,可以比较长久地养育子孙,然而必至的结果是一定要到的

  • 十袭珍藏

    同“什袭珍藏”。宋欧阳修《谢赐〈汉书〉表》:“十袭珍藏,但誓传家而永宝。”【词语十袭珍藏】  成语:十袭珍藏汉语大词典:十袭珍藏

  • 钻穴逾垣

    同“钻穴逾墙”。《镜花缘》九九回:“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,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。”见“钻穴逾墙”。【词语钻穴逾垣】  成语:钻穴逾垣汉语大词典:钻穴逾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