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军乐
《文选》卷二十七、三国魏.王仲宣(粲)《从军诗五首》其一:“从军有苦乐,但闻所从谁。所从神且武,焉得久劳师。相公征关右,赫怒震天威。一举灭獯虏,再举服羌夷。”
三国魏.王粲在他的《从军诗》中,歌颂了跟随曹公出征张鲁的战争,表现了从军出征的欢乐心情。后用为咏从军之典。
唐.杜牧《送苏协律从事振武》诗:“去去从军乐,雕飞岱马豪。”
《文选》卷二十七、三国魏.王仲宣(粲)《从军诗五首》其一:“从军有苦乐,但闻所从谁。所从神且武,焉得久劳师。相公征关右,赫怒震天威。一举灭獯虏,再举服羌夷。”
三国魏.王粲在他的《从军诗》中,歌颂了跟随曹公出征张鲁的战争,表现了从军出征的欢乐心情。后用为咏从军之典。
唐.杜牧《送苏协律从事振武》诗:“去去从军乐,雕飞岱马豪。”
同“心手相应”。清包世臣《再与杨季子书》:“子瞻机神敏妙,比及暮年,心手相忘,独立千载。”主谓 形容运用自如。清·包世臣《再与杨季子书》:“子瞻机神敏妙,比及暮年,~,独立千载。”△指做事得心应手。→
当父母在时,依礼去侍奉;当父母去世后,依礼去埋葬,依礼去祭祀。 古指子女对父母尽孝之道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孟懿子问孝,子曰:‘无违’。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‘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无违。’樊迟曰:‘何
同“碑沉汉水”。唐杨巨源《襄阳乐》诗:“碑沉楚山石,珠彻汉江秋。”
源见“管城子”。毛笔的代称。宋苏轼《自笑》诗:“多谢中书君,伴我此幽栖。”【词语中书君】 成语:中书君汉语大词典:中书君
源见“嫠不恤纬”。谓忧国忘私。柳亚子《丹青引》:“苌弘埋碧死不朽,周嫠恤纬今犹存。”
明初儒士方孝孺的书斋。方孝孺(1357-1402年),字希直,又字希古,浙江宁海人。明初大儒宋濂的弟子。洪武时为汉中教授,建文时任侍讲学士。燕王朱棣起兵,当时朝廷发布的诏书和檄文大多出自于他的手笔。燕
《庄子.则阳》:“长梧封人问子牢曰:‘君为政焉勿卤莽,治民焉勿灭裂。者予为乐,耕而卤莽之,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;耘而灭裂之,其实亦灭裂而报予。’”卤莽,办事粗疏,不用心,蛮干;灭裂,办事情轻浮,不认真,
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。借指知音或知己。唐李山甫《赠弹琴李处士》诗:“三尺焦桐七条线,子期师旷两沉沉。”【词语子期】 汉语大词典:子期
《后汉书.冯异传》载:刘秀称帝前,自蓟东南驰至饶阳 无蒌亭,众皆饥疲。冯异上豆粥。及至南宫,遇大风雨,异复进麦饭菟肩,因复渡虖沱河至信都。刘秀称帝后,诏赐异以珍宝衣服钱帛,曰:“仓卒无蒌亭豆粥,虖沱河
原意为好友生前相约,死后如经过墓地当加祭奠,不然腹痛勿怪。后用以表示对亡故好友的尊重与悼念。曹操(155-220年),字孟德,谯(今安徽亳县)人。建安元年(196年),曹操迎汉献帝刘协至许都,(今河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