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乔迁

乔迁

诗经.小雅.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。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”

“伐木”一诗是通过对宴请亲友时殷勤待客和醉饱欢舞的描写,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知音友爱关系。开头六句是借鸟鸣奋飞求其友声以托物起兴。

又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吾闻出于幽谷,迁于乔木者;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。”

这是孟子批评陈相违背老师陈良的师道,放弃周公、孔子的学说而追随许行,鼓吹所谓“神农氏学说”,所作的比喻,说明人应往高处走的道理。

后以“乔迁”常指迁居,也常用以比喻地位处境的好转或官职的升迁。

唐.张籍《赠殷山人》诗:“满堂虚左待,众目望乔迁。”


乔迁”表示对他人搬进新居的祝贺之意。所谓 “乔迁之喜”即是恭贺之辞。

搬迁至新居,一般是由小到大、由低到高、由差到好。“乔”有“高”的意思( 《尔雅·释诂》: “乔,高也。”) ,“乔迁”即 “高迁”,语出 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 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乔木,就是高大的树木。鸟从低暗的幽谷灌木丛中,飞迁至高大明丽的树上,环境自然是彻底地改变了,以此比喻人的搬迁新居,自然是值得庆贺的了。所以,“乔迁”即为贺人搬迁新居之辞。

另外,由于 “乔迁”即 “高迁”之意,故 “乔迁”又表示贺人官职升迁之意。唐·张籍 《赠殷山人》: “满堂虚左待,众目望乔迁。”此句即用此典。


【词语乔迁】   汉语词典:乔迁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夜栖

    《汉书.朱博传》:“朱博字子元,杜陵人也。”汉哀帝即位,以博为光禄大夫,迁京兆尹,后又擢为大司空。“……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树,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,晨去暮来,号曰‘朝夕乌’,乌

  • 秦楼萧史

    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.萧史》:“萧史者,秦穆公时人也,善吹箫,能致孔雀、白鹤于庭。穆公有女字弄玉,好之。公遂以女妻焉。日教弄玉〔吹箫〕作凤鸣。居数年,吹似凤声。凤凰来止其屋。公为作凤台。夫妇止其上不下

  • 月过十五光明少,人到中年万事休

    十五:指阴历每月十五日。 月亮一过十五,光辉就减弱;好比人过中年,精力衰退,难谋进取。这是元代戏剧中的常用语。语出元.关汉卿《蝴蝶梦》楔子:“月过十五光明少,人到中年万事休。儿孙自有儿孙福,莫为儿孙

  • 相逢狭路

    比喻仇人相见,难以相容。鲁迅《故事新编·铸剑》: “仇人相见,本来格外眼明,况且是相逢狭路。” 参见:○狭路相逢见“狭路相逢”。古乐府《相逢狭路间》:“~间,道隘不容车。”【词语相逢狭路】  成语:相

  • 孔武有力

    《诗.郑风.羔裘》:“羔裘豹饰,孔武有力,彼其之子,邦之司直。”孔:甚、很。武:勇武、勇敢。后因以“孔武有力”形容十分威武而有力量。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鸦头》:“孜渐长,孔武有力,喜田猎,不务生产,

  • 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

    老大:年高。衰( ㄘㄨㄟ cuī ):稀疏脱落。 形容久别故乡的游子一旦重返故乡时的情态。语出唐.贺知章《回乡偶书二首》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?”池莉《

  • 浑沌凿

    源见“凿窍”。比喻破坏自然,斫丧天真。清孙枝蔚《饮酒和陶韵》之二十:“浑沌一以凿,几客返其淳?”

  • 疏傅知机

    《汉书.疏广传》:疏广与其侄疏受,西汉宣帝时兰陵人,广官至太子太傅,受官至太子少傅。广告受曰:“宦成名立,如此不去,惧有后悔。”两人都称病辞官,返回家乡。疏广和疏受叔侄二人,深谙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因素

  • 洋洋自得

    洋洋:得意的样子。形容自我欣赏,非常得意的样子。端木蕻良《曹雪芹》一三章:“虽说是叹气,其实是蒙受荣宠,有些洋洋自得的意思。”魏巍《东方》四部六章:“他一走三晃,十分洋洋自得,连脚步都有些轻飘飘的。”

  • 文王喻复

    《周易.复卦》:“反复其道,七日来复。”三国魏.王弼注:“阳气始剥尽,至来复时,凡七日。”《史记.周本纪》:“(文王)其囚美里,盖益《易》之八卦为六十四卦。”周文王被纣囚于羑里,曾增益《易》八卦为六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