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王冢

三王冢

太平御览》卷三四三引《列士传》:“千将、莫邪为晋君作剑(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一作“为楚王作剑”,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四三引《孝子传》作“为晋王作剑”),三年而成。剑有雄雌。天下名器也。乃以雌剑献君,留其雄者,谓其妻曰:‘吾藏剑在南山之阴,北山之阳,松生石上,剑在其中矣。君若觉(发觉献雌而留雄),杀我,尔生男,以告之。’及至,君觉杀干将。妻后生男,名赤鼻(《搜神记》作赤比),具以告之。赤鼻斫南山之松,不得剑,思于屋柱中得之。晋君梦一人眉广三寸,辞欲报仇。购求(指晋君欲出重金求捕梦中所见的报仇人)甚急。乃逃朱兴山中,遇客欲为报,乃刎首,(客)将以奉晋君。客令镬煮之头三日,三日跳不烂。君往观之,客以雄剑倚拟君,君头堕镬中,客又自刎,三头悉烂,不可分别。分葬之,名曰‘三王塚’(《搜神记》作“三王墓”)。”

太平御览》卷三六四引《吴越春秋》、《列异传》亦载其事。

古代有一位铸造家干将,为晋君造成雌雄二剑,把雄剑留藏在家中,只将雌剑献给了晋君。晋君知道后杀死干将。干将之子在朱兴山中遇到一客要替他报仇,便自刎而死。晋君下令搜捕梦中的报仇人,山中客便将人头献上,并请晋君列鼎镬煮头,三日不烂。晋君到镬前观看,客挥雄剑斩晋君头落镬中,然后自刎,三头入镬,一时悉烂,不能辨认。后分葬三处,名为“三王冢”。

后以“三王塚”用为为父复仇的典故。其中包含着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压迫的思想,有一定的进步意义。

鲁迅《故事新编.铸剑》:“直到第二次鸡鸣,这才决定了一个最慎重妥善的办法,是:只能将三个头骨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望夫台

    同“望夫石”。唐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十五始展眉,愿同尘与灰。常存抱柱信,岂上望夫台!”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婚走》:“叹孤坟何处是俺望夫台?”

  • 严陵濑

    同“严陵滩”。宋刘一止《水调歌头.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陵》词:“千古严陵濑,清夜月荒凉。”【词语严陵濑】   汉语大词典:严陵濑

  • 斗南人杰

    同“北斗以南一人”。宋王以宁《好事近》词:“诗客少微家,世有斗南人杰。”

  • 睡蛇

    《遗教经论》:“烦恼毒蛇,睡在汝心。譬如黑蚖,在汝室睡,当以持戒之钩,早摒除之。睡蛇既出,乃可安眠。”后因以借指烦恼困扰、心绪不宁的精神状态。宋苏轼《午窗坐睡》诗:“睡蛇本亦无,何用钩与手?”宋陆游《

  • 银钩虿尾

    源见“铁画银钩”。比喻书法遒劲有力,钩、挑等笔画如银钩蝎尾。南朝 齐王僧虔《论书》:“〔索靖〕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,传芝草而形异,甚矜其书,名其字势曰‘银钩虿尾’。”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.文士》:“惟礼

  • 一度著蛇咬,怕见断井索

    《五灯会元.龙门远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狗子还有佛性也无。’赵州道:‘无意者如何?’师曰:‘一度著蛇咬,怕见断井索。’”曾经被蛇咬过,则害怕见到草绳。后因以“一度著蛇咬,怕见断井索”用为在某件事情上吃了

  • 舍近求远

    形容舍弃易于取得的,反而追求不易取得的,用以批评不讲求实际效果。臧宫(?-58年)字君翁,颖川郏(今河南郏县)人。东汉光武帝将,以功封朗陵侯。建武27年(公元51年)上书请趁匈奴内乱时前往攻击。光武帝

  • 麻起

    《汉书.王莽传下》:“三辅盗贼麻起,乃置捕盗都尉官,令执法谒者追击长安中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起者如乱麻也。”后以比喻众多。清袁枚《新齐谐.判官答问》:“昔白石仙人,终朝煮白石,不肯上天。人问其故,曰:‘

  • 拾芥

    同“拾地芥”。唐柳宗元《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》:“事同拾芥,力易摧枯。”【词语拾芥】   汉语大词典:拾芥

  • 师旷清耳

    《吕氏春秋.长见》:“晋平公铸为大钟,使工听之,皆以为调矣。师旷曰不调,请更铸之。平公曰:‘工皆以为调矣。’师旷曰:‘后世有知音者,将知钟之不调矣。臣窃为君耻之!’”师旷,字子野,史书无传,春秋晋国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