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座右铭”。指以自诫之文自警。唐司空图《自诫》诗:“我祖铭座右,嘉谋贻厥孙。”
源见“文不加点”。称誉人文章出众。唐皮日休《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》诗:“登第已闻传祢赋,问安犹听讲韩诗。”
见:同“现”。 天下有道就出仕,天下无道就隐居。 古代儒家宣扬的处世原则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子曰:‘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’”明.冯梦龙《精忠旗.岳侯涅背》:“尽忠两字谈
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指怀才畏忌而隐的人。五代谭用之《寄徐遗》诗:“好向明庭拾遗事,莫教玄豹老泉林。”【词语玄豹】 汉语大词典:玄豹
同“弃?生”。元 朱自牧《送鄜州节判任元老罢任东归》诗之二:“都骑骎骎指汶阳,关门应识弃?郎。”
源见“信口雌黄”。评论是非、善恶。宋 郑景望《蒙斋笔谈.张举》:“贺铸最有口才,好雌黄人物。”亦指改易。清胡鸣玉《订譌杂录.雌黄》:“王衍善谈论,错举经籍,辄随口改易,听者不觉,故谓之‘口中雌黄’,以
源见“三尸”。指道家所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怪。唐柳宗元有《骂尸虫文》。宋梅尧臣《和元之述梦》:“吾闻有尸虫,伺恶多相尚。”【词语尸虫】 汉语大词典:尸虫
参见:日月入怀
同“钻穴逾墙”。《聊斋志异.果报》:“其为人邪荡不检,每有钻穴逾隙之行。”见“钻穴逾墙”。《聊斋志异·果报》:“安丘某生,通卜筮之术,而其为人邪荡不检,每有~之行,则卜之。”【词语钻穴逾隙】 成语:
同“出类拔萃”。谓高出众人。《三国志.吴志.程普黄盖传论》:“陈表将家支庶,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,拔萃出类,不亦美乎!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.序志》:“夫宇宙绵邈,黎献纷杂,拔萃出类,智术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