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

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

南齐书.王敬则传》:“是时上疾已笃。敬则仓卒东起,朝廷震惧。东昏侯在东宫,议欲叛,使人上屋望,见征虏亭失火,谓敬则至,急装欲走。有告敬则者,敬则曰:‘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汝父子唯应急走耳。”后用以为典,谓局面已无可挽回,别无良策,只能一走了之。元方回《记游自次前韵》:“尔来何止师左次,三十六策走上策。”《歧路灯》六五回:“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。官打的现在。赌博场中闹出事,只有个闻风远扬是高着。”


【词语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】  成语: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汉语词典: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

猜你喜欢

  • 坐井窥天

    同“坐井观天”。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艺林学山一》:“以此定李 杜优劣,诚坐井窥天也。”见“坐井观天”。《宋高僧传》卷23:“~非天之咎。”【词语坐井窥天】  成语:坐井窥天汉语大词典:坐井窥天

  • 喘月吴牛

    源见“吴牛喘月”。喻指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。唐谭用之《寄王侍御》诗:“喘月吴牛知夜至,嘶风胡马识秋来。”宋辛弃疾《雨中花慢.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》词:“心似伤弓塞雁,身如喘月吴牛。”见“吴牛喘月

  • 阮生集

    源见“竹林七贤”。阮籍与侄阮咸同参与七贤集会,后因以“阮生集”借指叔侄与友人欢聚。唐刘长卿《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》诗:“林中阮生集,池上谢公题。”【词语阮生集】   汉语大词典:阮生集

  • 玉堂麻

    源见“玉堂金马”。谓翰林院代拟的诏令。麻,指皇帝颁诏用的麻纸。明高启《送王检校锜赴北平》诗:“莫道穷边成久别,待君归草玉堂麻。”【词语玉堂麻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堂麻

  • 枕中梦

    源见“黄粱梦”。喻富贵荣华皆虚幻,转眼成空。宋陆游《阆中作》诗:“俱是邯郸枕中梦,坠鞭不用忆京华。”【词语枕中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枕中梦

  • 折笄

    《国语.晋语五》“范武子杖文子”:“范文子暮退于朝。武子曰:‘何暮也(暮,晚)?’对曰:‘有秦客廋辞(度,音sōu,隐也,度辞是谜语的古称)于朝,大夫莫之能对也。吾知三焉。’武子怒曰:‘大夫非不能也,

  • 置之高阁

    源见“束之高阁”。比喻弃置一旁,不睬不用。清黄宗羲《蒋万为墓志铭》:“二场三场,置之高阁,去取止在头场。”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练兵》:“纵有黄帝《握奇》、太公《阴符》、孙 吴心法,诸葛八阵,或置之高阁,

  • 三倒

    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每闻卫玠言,辄叹息绝倒。”梁.刘孝标注引《玠别传》:“玠少有名理,善通《老》、《庄》。琅邪王平子高气不群,迈世独傲,每闻玠之语议,至于理会之间,要妙之际,辄绝倒于坐。前后三闻,为

  • 泣路杨朱

    源见“杨朱泣歧路”。借指陷身迷途困境的人。清无名氏《双锤记.进履》:“我且忍辱含羞把脚步那,也只是泣路杨朱包含着泪眼?。”

  • 拔辖投井

    源见“陈遵投辖”。谓执意留客饮宴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酒诫》:“拔辖投井,于是口涌鼻溢,濡首及乱。”连动 辖,车轴两端的键。殷勤留客喝酒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酒诫》:“~,于是口涌鼻溢,濡首及乱。”△褒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