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视同仁

一视同仁

唐代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意思是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,同施仁爱。后泛指平等相待,不加歧视。元代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一折:“为甚么小的儿多贫困,大的儿有金钱,爹爹妳妳阿!你可怎生来做的个一视同仁!”妳妳,同“奶奶”,


并列 原指对百姓同等看待,同施仁爱。后多表示对人不分亲疏厚薄,同样看待。语本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,圣人一视而同仁。”郁达夫《银灰色的死》:“并且静儿的性质和善得非常,对什么人总是~,装着笑脸的。”※“仁”,不要写成“人”。△褒义。用于待人接物方面。 →不分畛域 ↔厚此薄彼。也作“仁同一视”。


【词语一视同仁】  成语:一视同仁汉语词典:一视同仁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树歌残

    源见“玉树后庭花”。谓亡国。唐许浑《金陵怀古》诗:“《玉树》歌残王气终,景阳兵合戍楼空。”

  • 屦贱踊贵

    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:“国之诸市,屦贱踊贵,民人痛疾。”又“公笑曰(公,齐景公):‘子(晏婴)近市,识贵贱乎?’对曰:‘既利之,敢不识乎?’公曰:‘何贵?何贱’?于是景公繁于刑,有鬻踊者,故对曰:‘踊贵

  • 仪态万千

    同“仪态万方”。冰心《再寄小读者》五:“而眼前一片无边的海水,更永远是反映着空阔的天光,变幻无极,仪态万千。”见“仪态万方”。秦牧《艺海拾贝·菊花与金鱼》:“每次观赏菊花和金鱼展览的时候,我都深深地体

  • 曹风

    源见“檄医头疾”。指曹操的头风病。唐李峤《檄》诗:“曹风虽觉愈,陈草始知名。”

  • 白发三千丈

    唐.李白《秋浦歌》:“白发三千丈,缘(因为)愁似个(这么)长。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。”后因以“白发三千丈”极言愁思之深。元.无名氏〔中吕.喜春来〕:“伤心白发三千丈,过眼金钗十二行。”

  • 青竹一龙骑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借指还乡。唐 綦毋诚《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》诗:“白银双阙恋,青竹一龙骑。”

  • 谢安哀乐

    同“谢公哀乐”。清张问陶《初冬九日得秀水马吉初书知杏里师去夏辞世感事述怀》诗之三:“莫问谢安哀乐事,年年身阅小沧桑。”

  • 蔡顺分椹

    汉代蔡顺孝亲的故事。王莽末年天下大乱,顺拾桑椹,赤椹与黑椹分器盛装,赤眉军问他原因,顺曰:“黑者奉母,赤者自食。”赤眉军知道他很孝顺,于是送他二斗米,一只牛蹄。事见《蒙求下.蔡顺分椹》。

  • 鸡口

    源见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喻虽然低微但却自主、安宁之地位。唐陆龟蒙《奉和袭美二游诗.任诗》:“甘闲在鸡口,不贵封龙额。”【词语鸡口】   汉语大词典:鸡口

  • 箪食豆羹

    一竹篮饭食,一木碗羹汤,指少量的食物。豆:木制盛器,有底脚,形状略似篆体“豆,字。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呼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”《孟子.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