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衣带水

一衣带水

衣带:古人腰间系的带子。一衣带水,形容长江狭窄如一条衣带。后引申为虽有江河湖海之隔,亦不足为阻。语出隋文帝之口。隋文帝杨坚(541-604年),弘农华阴(今属陕西)人,北周外戚,封隋王,任丞相,朝政独揽,581年废周静帝自立,建隋朝,九年后,统一全国,结束了南北朝分立局面。在位期间,推行均田制,改革官制,实行三省六部制,加强中央集权。604年,被太子杨广杀死。581年,隋文帝建立隋朝后,为统一全国,准备进攻位于长江以南的陈朝,面对长江天堑,他慷慨激昂地对高颍说:“我为百姓父母,陈国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我怎能因为长江的阻碍而不去解救他们呢!”

【出典】:

南史·陈本纪下》卷10,307页:“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:‘我为百姓父母,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?’”

【例句】:

旧五代史·李建及传》:“汴将贺瓖攻德胜南城,以战船十余艘,竹笮维之,扼断津路,王师不得渡,……建及被重铠,执矟呼曰:‘岂有一衣带水,纵贼如此!’” 宋·文及翁《贺新郎·游西湖有感》:“国事如今谁倚仗,衣带一江而已。” 《宋史·潘美传》:“美下令曰:‘美受诏提骁勇数万人,期于必胜,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经度乎?’” 郭沫若《念奴娇》:“赤县扶桑,一衣带水,一苇可航。”


偏正 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河流。比喻仅隔一水,极其邻近。语出《南史·陈后主纪》:“隋文帝谓仆射高郤曰:‘我为百姓父母,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?’”苏叔阳《大地的儿子》:“九月初,穿过鸭绿江,从朝鲜的釜山乘船,横越滔滔的东海,渡向~的邻邦。”△多用于表示紧邻。→唇齿相依↔唇亡齿寒


【词语一衣带水】  成语:一衣带水汉语词典:一衣带水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氏玉

    同“和氏之璧”。唐钱起《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》诗:“独收和氏玉,还采旧山薇。”

  • 花满河阳

    同“花县”。宋吴文英《烛影摇红.赋德清县圃古红梅》词:“花满河阳,为君羞退晨妆倩。”此咏红梅。

  • 声至银河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声高亢激越。元白朴《驻马听.歌》曲:“前声起彻绕危梁,后声并至银河上。韵悠扬,小楼一夜云来往。”

  • 吐食下士

    同“吐哺握发”。唐杨炯《唐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》:“公虽勋参缔构,位总班条,金友玉昆,良田广宅,而能吐食下士,倒屣迎宾。”

  • 伯英草圣

    《后汉书.张奂传》:“(奂)长子芝,字伯英,最知名。”唐.李贤注:“王愔《文志》曰:‘芝少持高操。……尤好草书,学崔、杜之法,家之衣帛,必书而后练(此当指先蘸水书字,而后再行漂洗或漂染)。临池学书,水

  • 无何有

    同“无何有之乡”。宋苏轼《和拟古》之一:“问我何处来?我来无何有。”【词语无何有】   汉语大词典:无何有

  • 汉皋佩

    源见“汉皋解佩”。指江妃二女之珠。喻传情悦慕之物。唐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:“心摇汉皋佩,泪堕岘亭碑。”宋 曹邍《瑞鹤仙.炉烟销篆碧》词:“自秦台箫咽,汉皋佩冷,断雨零云难觅。”【词语汉皋佩】 

  • 安乐窝

    北宋学者邵雍隐居处。起初邵隐居苏门山(在今河南辉县)中,为其所居起名为“安乐窝”。后迁洛阳天津桥南,仍用此名。邵雍(1011-1077年)宋范阳(今河北涿县)人。字尧夫,自号安乐先生、伊川翁等。少时随

  • 棘刺沐猴

    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(一称狝猴,亦即沐猴)者,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。燕王因以三乘(指给制猴者优厚的俸禄)养之。右御冶工言王曰:‘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(同宴)之斋。今知王

  • 弊绝清风

    宋.周敦颐《拙赋》:“天下拙,刑政彻,上安下顺,风清弊绝。”指贪污舞弊等各种弊端绝迹,社会风气良好。清.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十三回:“单立出这些名目来,自以为弊绝风清,中间却不知受了多少蒙